半夜北风凛凛寒,倒衣惊问紫宸班。
云容不辨阴晴际,月色犹迷爽晦间。
偏喜鸣鸡识钟漏,正怜残梦失江山。
濯缨簪笔初无补,空愧纷纷数往还。

五月望日赴紫宸谒待旦假寐

注释与赏析:

  • 五月望日赴紫宸谒待旦假寐:此句描述了诗者在五月的一个早晨,前往皇宫参加朝会,并借机休息。
  • 注释: 五月:农历的五月通常指的是夏季,此时天气炎热。
  • 注释: 紫宸:即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居住地,也是皇宫内举行朝会的地方。
  • 谒待旦假寐:谒(谒见),表示去朝见;待旦,等待天明或黎明;假寐,借机休息。

译文:
在五月的清晨,我前往紫禁城参加朝会,并借此机会休息。

逐句解读:

  1. 半夜北风凛凛寒,倒衣惊问紫宸班:
  • “半夜”指深夜时分。
  • “北风凛凛寒”形容风势猛烈且带有刺骨的冷意。
  • “倒衣惊问”说明诗人由于寒冷而急忙披衣起身。
  • “紫宸班”指的是皇帝所在的宫廷班次或位置。
  • “倒衣”和“惊问”表达了诗人对御前侍卫的警惕和询问。
  • 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寒冷中急切地想要觐见皇帝的场景。
  1. 云容不辨阴晴际,月色犹迷爽晦间:
  • “云容”描述天空中的云彩。
  • “辨”意为辨认,“阴晴际”即指天空的颜色和状态。
  • “爽晦间”指的是天色由暗转明的时刻。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夜晚看到天空的变化,从乌云密布到逐渐明朗的状态。
  • 通过对天空变化的观察,诗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变。
  1. 偏喜鸣鸡识钟漏,正怜残梦失江山:
  • “偏喜”表示特别喜欢、偏好。
  • “鸣鸡”指的是公鸡打鸣的声音。
  • “识钟漏”意味着能够感知时间的流逝。
  • “正怜”表示同情、遗憾。
  • “残梦失江山”可能指梦中的景象已经消失,或者诗人感到现实中的山河不再如梦中般美好。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现实与梦境差异的感慨。
  1. 濯缨簪笔初无补,空愧纷纷数往还:
  • “濯缨簪笔”指的是洗帽戴笔,准备开始工作。
  • “初无补”表示开始做什么都没有实际帮助。
  • “空愧”表示惭愧、自悔。
  • “纷纷”意味着众多、杂乱。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自责和遗憾。
  • 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职责的认识和自我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