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驷縻三省,君山困六安。
宦游俱邂逅,行路正艰难。
去水争还壑,凝霜苦败兰。
唯馀青简在,时为拂尘看。
挽丁元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丁元珍》是宋代著名诗人刘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刘攽,字贡父,又作戆父、赣父、号公非,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与刘敞同为“庆历四友”之一,其文学成就在宋代颇受推崇。刘攽的仕途较为坎坷,历任多个官职,最后以中书舍人的身份入朝为官。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富有个人情感色彩。
诗歌原文:颜驷縻三省,君山困六安。宦游俱邂逅,行路正艰难。去水争还壑,凝霜苦败兰。唯馀青简在,时为拂尘看。
诗歌解析:这首诗描绘的是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缅怀之情。首联“颜驷縻三省,君山困六安”以颜驷和君山的典故,暗喻逝者生前的官职与地位。颔联“宦游俱邂逅,行路正艰难”表达了自己因宦游而遭遇的种种困难,以及行路时的艰辛。颈联“去水争还壑,凝霜苦败兰”则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暗喻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与不幸。尾联“唯馀青简在,时为拂尘看”则是诗人对逝者留下的文字遗物的关注与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挽丁元珍》不仅展现了刘攽作为文人的深邃情感和丰富学识,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在政治风波中的无奈与挣扎。同时,通过这首五言律诗,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