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北归

江汉不宜秋,羁人北望愁。
帝乡从此去,楚水正东流。
竟日悲鶗鴂,长歌倚蒯缑。
天边两黄鹄,那肯为人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有怀北归》是宋代诗人刘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北游生活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刘攽(公元1024年—公元1080年),字贡父,一字公非,号公非,晚号中山居士,北宋临江军新喻人。他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曾历官国子监直讲、馆阁校勘等职。他的文学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其中以诗歌成就最为突出。

  2. 诗词原文
    江汉不宜秋,羁人北望愁。帝乡从此去,楚水正东流。
    竟日悲鶗鴂,长歌倚蒯缑。天边两黄鹄,那肯为人留。

  3. 诗词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江汉地区的景象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首联“江汉不宜秋,羁人北望愁”点明了季节和地理背景,表达了由于季节和环境变迁带来的孤独与忧愁。颔联“帝乡从此去,楚水正东流”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情感,指出帝都的远去和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颈联“竟日悲鶗鴂,长歌倚蒯缑”具体描绘了作者因思念而产生的悲伤和无奈情绪。尾联“天边两黄鹄,那肯为人留”则是对前文情感的收束和深化,表达了即使是高飞的黄鹄也不愿意为他人停留的决绝态度。

《有怀北归》不仅是刘攽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宋代社会背景和个人遭遇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他们的生活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