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羸因底病相和,留滞俄然去日多。
却是天怜令寿考,任从人会作风波。
宽心总与欢欣受,述意无妨慷慨歌。
更有南华书数纸,鹏声蜗角奈渠何。
衰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衰羸》中的文学韵味
《衰羸》,宋朝刘攽的七言律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情之作,更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
“因底病相和,留滞俄然去日多。”开篇即以疾病为引子,描绘了诗人身体逐渐衰弱的过程。这句诗不仅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通过这样的开头,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沉重而忧郁的氛围,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引导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
“却是天怜令寿考,任从人会作风波。”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尽管生命受到疾病的折磨,但诗人仍然选择接受现实,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脱,也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
“宽心总与欢欣受,述意无妨慷慨歌。”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尽管面对疾病和岁月的流逝,诗人依然能够保持心情的愉悦和豁达。这种乐观的精神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为整首诗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衰羸》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生的喜怒哀乐。刘攽用简洁而有力的文字,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它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力量,以及它在抚慰人心、启迪思考方面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