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登楼

泽国风光早早催,阳生已复似春回。
不妨野史书云物,会伴南公进寿杯。
尘世光阴俱短日,客心冥漠过潜灰。
此心未厌隆中卧,亦任东风起蛰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至登楼》是宋代著名诗人刘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原文为:“泽国风光早早催,阳生已复似春回。不妨野史书云物,会伴南公进寿杯。尘世光阴俱短日,客心冥漠过潜灰。”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介绍:

  1. 创作背景:《冬至登楼》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刘攽的生平经历紧密相连。据传,刘攽在冬至这一节气之际登上高楼,目睹了泽国的壮丽景色以及季节的变化。在这样的自然景观面前,作者不禁触发了内心深处的感慨,以及对尘世短暂、生命无常的思考。

  2. 诗歌内容:诗中描绘了冬至时节泽国风光的变化,“泽国风光早早催,阳生已复似春回”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冬日里阳光初现,仿佛春天般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尘世光阴俱短日,客心冥漠过潜灰”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感。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艺术魅力。

  3. 艺术特色:刘攽在《冬至登楼》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化和比喻等,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有视觉美又有情感深度的艺术空间。此外,诗中的意境悠远,给人以深思的空间,这也是这首诗能够跨越时空影响后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冬至登楼》不仅体现了刘攽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还可以从中领悟到关于自然、人生和历史的深层次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