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风光早早催,阳生已复似春回。
不妨野史书云物,会伴南公进寿杯。
尘世光阴俱短日,客心冥漠过潜灰。
此心未厌隆中卧,亦任东风起蛰雷。
泽国风光早早催,阳生已复似春回。
不妨野史书云物,会伴南公进寿杯。
注释:
- 泽国风光早早催:泽国的风光已经早早地催促着人们。
- 阳生已复似春回:阳光已经重新恢复了春天的气息。
- 野书:即野史,古代的一种非正式的史书。
- 南公:指南朝梁元帝萧绎(一作南康王)的字“绎”和名“绎”,他曾任南康太守,人称南公。这里以“南公”自指。
- 进寿杯:祝寿用酒。
- 尘世光阴俱短日:尘世中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 客心冥漠过潜灰:客心,指诗人自己。冥漠,模糊不清的样子。潜灰,形容时间之短暂。这里暗指诗人对时间的感慨。
- 此心未厌隆中卧:此心,指诗人的心愿。隆中卧,指隐居的生活。
- 亦任东风起蛰雷:任,听任、任凭。东风,春风。蛰雷,指冬眠的动物在春天开始苏醒时发出的雷声。这里的“东风”指的是春天到来的象征。
赏析:
这首五律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通过描绘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泽国风光早早催,阳生已复似春回。”描绘了冬至时节,泽国风光早早地催促着人们迎接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泽国风光”可以理解为自然景色,也可以理解为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而“阳生已复似春回”则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使得一切都焕然一新,仿佛春天的气息已经回归大地。
颔联“不妨野史书云物,会伴南公进寿杯。”承接上联,继续描述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色。这里的“野史”可以理解为非正式的史书,也可以理解为对历史的描述。“云物”则是指自然界中的万物变化。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冬至这样的日子里,我们可以记录下大自然的变化,也可以陪伴南公一起庆祝他的寿宴。
颈联“尘世光阴俱短日,客心冥漠过潜灰。”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与思考。这里的“尘世光阴”可以理解为世俗生活,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客心冥漠过潜灰”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失落,就像过客一样,对于世事的无常感到无奈和困惑。
尾联“此心未厌隆中卧,亦任东风起蛰雷。”则是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隆中卧”可以理解为隐居生活,也可以理解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亦任东风起蛰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到来的期待和喜悦,愿意随着东风一同迎接新的生机和希望。
这首诗通过对冬至时节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