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独行

画桥朱阁水东西,柳带花梢耸复低。
欲上扁舟还借问,此中时有晋人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湖独行》是宋代诗人刘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刘攽(1024年—1080年),字贡父,一字公非,北宋时期临江军新喻人,是宋仁宗庆历六年的进士。他历任州县官达二十年之久,后来入朝为国子监直讲,后升任馆阁校勘。在哲宗元祐年间,他被召回朝廷担任中书舍人。刘攽博览群书,精于史学,与司马光合作修撰了《资治通鉴》。他的文学作品包括《彭城集》、《公非集》以及《中山诗话》等。

  2. 诗歌原文及翻译:画桥朱阁水东西,柳带花梢耸复低。欲上扁舟还借问,此中时有晋人迷。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美景中的桥、阁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诗中的“画桥朱阁水东西”形容桥梁建筑精美,颜色艳丽,位置在湖边,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柳带花梢耸复低”则形象地表现了垂柳和花朵摇曳生姿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诗人表达了一种欲乘船游览的愿望:“欲上扁舟还借问”,暗示着诗人对于西湖之美的好奇和向往。最后一句“此中时有晋人迷”则可能暗指游人在西湖的美丽风光中容易陶醉其中,如同古代的晋人一般对美好事物流连忘返。
  1. 艺术特色:刘攽的这首《西湖独行》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即注重描写自然景物,追求语言的精炼与意境的美。在这首诗中,刘攽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述,传达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思考。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刘攽的《西湖独行》不仅仅是一首描述西湖美景的诗歌,更是一个蕴含深厚文化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宋代文学的艺术魅力,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