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迟归二十年,十年两系峡江船。
身如梅子半晴雨,路入柳花相后先。
堠短堠长春系马,江南江北夜闻鹃。
人生老大空无用,寄语群儿早着鞭。
馀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馀兴》:秋声入诗,意与心会
陈献章的《馀兴》,是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秋日江边的景象。这首诗通过“钓石摩挲云气暖”、“睡沙展转月痕深”等诗句,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然而,这背后隐藏着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何处秋声入短琴”一句,表达了他对秋天声音的敏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敬畏。这种对大自然的感知和理解,使得他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非常值得一提。陈献章是一位理学家,他早年师从吴与弼,学习程朱理学。但多次入京会试未中,遂闭门读书。他的著述,后人编为《白沙子全集》,在明代儒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馀兴》便是他晚年之作。
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还能够理解到他对生活的深度观察和思考。正如诗人所说,“眼中昏嫁随时了”,他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都体现在这首诗中。这首诗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生活的智慧。
陈献章的诗作《馀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内心平和、对世界充满爱与尊重的形象。他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景象,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