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立斓斑拜二亲,拥门贺客半诗人。
月三十斛菊花水,秋八千年椿树春。
每有传闻须说项,明当召入定留恂。
南来北去多陈迹,惟有声名日日新。
寿段知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段知事》是刘辰翁创作的诗。刘辰翁(1232—1297),宋吉州庐陵人,字会孟,号须溪。他少补太学生,理宗景定三年廷试忤贾似道,置丙第,以亲老请濂溪书院山长;江万里荐居史馆,除太学博士,皆固辞。宋亡不仕,隐居以终。
下面将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和风格进行详细的介绍:
诗歌原文及翻译
晓立斓斑拜二亲,拥门贺客半诗人。
晓立斓斑拜二亲,指的是清晨站在斑斓的地毯上向双亲行礼,拥门贺客半诗人,则形容门前来访的客人中有许多诗人。
月三十斛菊花水,秋八千年椿树春。
月三十斛菊花水,意味着每月有三十斛的菊花可以饮用,秋八千年椿树春,则表示秋天的椿树依然生机勃勃。
每有传闻须说项,明当召入定留恂。
每有传闻须说项,意思是每当听到有关消息时,必须报告上级,明当召入定留恂,则是暗示自己将被召唤进宫,并且可能会留在朝廷。
南来北去多陈迹,惟有声名日日新。
南来北去多陈迹,意指他在南方和北方之间奔波留下了许多足迹,惟有声名日日新,则是说他的名声每天都在增加。
诗词赏析
此诗展现了刘辰翁对于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在诗中,“晓立斓斑拜二亲”表达了他对家人的尊敬和孝道的坚守,而“月三十斛菊花水”则象征着他对生活的品味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秋八千年椿树春”则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力的赞美。最后两句“每有传闻须说项,明当召入定留恂”揭示了他的谨慎和对未来的期待。
《寿段知事》不仅是刘辰翁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更是其人生哲学和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作者的艺术才华,还能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