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江南梅未花,归来芳草涨天涯。
驰驱斥堠八千里,梦寐青原十万家。
白叟倚门清燕寝,黄童骑马学胡笳。
八陵尽是燕京路,想为孤楸讯暮鸦。
寿周耐轩府尹
介绍
《寿周耐轩府尹》是宋代诗人刘辰翁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景色和友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时局的感慨。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作品原文:《寿周耐轩府尹》是刘辰翁在宋亡后所作,诗中描述了江南梅未开花时的荒芜景象,以及归来后所见之繁华。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驰驱斥堠的八千里路,又有梦寐青原十万家的宏伟场景。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友人周耐轩府尹生活的向往。
作者简介:刘辰翁,字会孟,号须溪,生于宋吉州庐陵,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刘辰翁以词闻名,其作品中多抒发家国之恨,情感真挚而深沉。《须溪集》、《班马异同评》、《放翁诗选后集》等著作,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见证。尽管刘辰翁一生经历了宋朝的兴衰变迁,但他始终坚守民族气节,晚年隐居以终。
创作背景:《寿周耐轩府尹》的创作背景与刘辰翁的朋友周耐轩府尹密切相关。周耐轩曾在地方上担任过重要职务,其生活经历与官场沉浮,成为了刘辰翁笔下的重要题材。在周耐轩生日之际,刘辰翁作此诗以庆贺,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诗人的感慨。
文学价值:《寿周耐轩府尹》作为刘辰翁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魅力,还体现了其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关注。在南宋末年的社会大背景下,刘辰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情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鉴赏评价:对于《寿周耐轩府尹》,历代文人对其评价颇高。如清代学者吴楚材在《陈伯温全集序》中称:“须溪集中诸篇,皆托物言志,寓意深微。……观其所作,可以知人。”此外,现代学者也对这首诗进行了研究,认为它不仅是刘辰翁个人情感和时代变迁的艺术展现,也是南宋时期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的缩影。
《寿周耐轩府尹》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是刘辰翁对友情、对故乡、对时代的独特感悟和深情记录。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