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江南梅未花,归来芳草涨天涯。
驰驱斥堠八千里,梦寐青原十万家。
白叟倚门清燕寝,黄童骑马学胡笳。
八陵尽是燕京路,想为孤楸讯暮鸦。
去日江南梅未花,归来芳草涨天涯。
驰驱斥堠八千里,梦寐青原十万家。
白叟倚门清燕寝,黄童骑马学胡笳。
八陵尽是燕京路,想为孤楸讯暮鸦。
注释:
去日(离日):离开的那一天。江南:指长江以南。梅未花:梅花还没有开。涯:涯岸,水边陆地。驰驱斥堠(chù hòu):奔走驱赶着堠(hòu,古代一种标记地界的土台)的军士。堠:古代边境上用来侦察敌情的木桩或烽火台。八千里:八百里。青原:青原山,位于今江西吉安一带。黄童:黄色头发的小儿。学胡笳(xiē):学习演奏胡笳这种乐器。胡笳:古代的一种乐器,用西域少数民族乐器改造而成。八陵:八个皇帝的陵墓,泛指帝王之坟。尽:都,全部。燕京(yuān jīng):今北京,古称燕京,故址在今北京西南。讯:告知。孤楸(qiū shū):孤独的树木。暮鸦(yā):黄昏时分的乌鸦。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赴任途中经过江西时所见所闻的情景。
第一句写离开江南时的景况,梅花未开,春寒料峭,江边的草木还未发芽生长,远处天际线与地平线相接。第二句写归程中的景色:驰骋驱赶着八千里外的堠,梦寐中思念着十万家的人。
第三四两句是说,年迈的老人靠着门框,清闲无事,燕子栖息在他的屋檐下;黄毛小孩骑着马,学习胡笳的音乐。这里的“老人”、“黄童”和“清燕”“学胡笳”的意象,都透露出诗人对人生、世事、自然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第五六两句是说,所有的帝王墓地都是通向京城的路,想到那些孤独无依的树木,黄昏时传来乌鸦的叫声,令人心生凄凉之感。这里的“帝王之坟”和“孤楸讯暮鸦”的意象,都透露出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叹和悲悯之情。
整首诗以景抒情,通过对江南景色的描绘以及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