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八千唐刺史,看成百亿宰官身。
不争一月大小闰,犹是两朝耆俊人。
今岁两翻初度日,明年三十六宫春。
近来化得乡君子,为报麻姑不更尘。

寿城山六十五

留得八千唐刺史,看成百亿宰官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辰翁的作品《寿城山六十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留得八千唐刺史”
  • 关键词解释:留得八千,指留下许多值得珍惜的历史痕迹或人物。唐刺史,唐代的地方官员,这里泛指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 译文:我留下的是唐朝时期那些杰出的地方官员。
  1. “看成百亿宰官身”
  • 关键词解释:看成百亿,形容数量巨大。宰官身,指担任官职的官员。
  • 译文:这些官员的一生,就像看透了无数的官场风云。
  1. “不争一月大小闰”
  • 关键词解释:不争,不争辩。一月大小闰,指的是农历中的月相变化,如大月初一、小月三十等。
  • 译文:我们并不计较这种月相上的变化。
  1. “犹是两朝耆俊人”
  • 关键词解释:耆俊人,指年纪较大且有才能的人。两朝,指两个朝代。
  • 译文:他们仍然是两个朝代中那些有才智的人物。
  1. “今岁两翻初度日”
  • 关键词解释:初度日,出生或成年的日子。
  • 译文:今年又有两个人生日了。
  1. “明年三十六宫春”
  • 关键词解释:三十六宫,古代对皇宫的别称。
  • 译文:到了明年,我们将一起庆祝皇宫里春天的到来。
  1. “近来化得乡君子”
  • 关键词解释:化得,意为变得像。乡君子,指家乡的好子弟。
  • 译文:最近我发现一些像我家乡的好孩子一样的人。
  1. “为报麻姑不更尘”
  • 关键词解释:为报,为了报答。麻姑,传说中的女仙人。不更尘,意为不再改变。
  • 译文:我想通过我的努力来报答这位仙女,使她不再被尘埃所污染。

诗歌赏析

刘辰翁的《寿城山六十五》不仅仅是一首赞美历史的诗作,它更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感慨的历史散文。诗中的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诗人通过对唐代刺史和宰官的描绘,表达了对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成长的思考。

创作背景

刘辰翁生活在宋末元初,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同时也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因此,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和平与稳定的向往,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怀念。通过这首诗,刘辰翁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这首《寿城山六十五》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憧憬。它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个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