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云雨觉虚无

天欲今朝雨,云如满八区。
居然同愿望,如此竟虚无。
鹏运风犹黑,龙光电又驱。
遂成神女梦,误拟阿香呼。
酷吏逾前憯,馀民绝望苏。
皇心终不测,变化属须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景云雨觉虚无》是南宋诗人刘辰翁创作的诗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切感慨。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背景信息: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面对这种局势,诗人刘辰翁选择用诗歌来表达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同情。
  • 个人经历:刘辰翁是一位经历过家国之变的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家族遭受变故,自身也因直言进谏而遭遇排斥和打击,这些经历都深深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夏景云雨觉虚无》中,“天欲今朝雨,云如满八区”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象,同时“居然同愿望,如此竟虚无”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深刻感叹。
  • 情感抒发: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对时代的哀怨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的“酷吏踰前憯,馀民绝望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而“遂成神女梦,误拟阿香呼”则揭示了诗人对美好愿景的追求与无奈。
  1. 文化意义
  • 文学价值:《夏景云雨觉虚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影响了后世无数诗人的创作。
  • 历史见证:作为南宋时期的作品,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反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 赏析鉴赏
  • 意境营造:刘辰翁善于运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在《夏景云雨觉虚无》中通过云雨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担忧。
  • 语言精炼:诗中的词汇选用精确而富有画面感,如“鹏运风犹黑,龙光电又驱”,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音乐性,使得整首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刘辰翁的《夏景云雨觉虚无》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承载着时代印记和文化记忆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宋代的历史背景,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