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寒城菊自花

菊满荒城道,馀生一笑难。
地非行乐旧,花自向人寒。
风雨何登览,江山共屈蟠。
无人簪帽去,有蝶绕篱看。
此处尤堪赏,明朝已是残。
渊明生晋晚,不及禊高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景寒城菊自花》是宋代诗人刘辰翁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深秋时节对于自然景色的感慨与个人境遇的无奈,诗中蕴含着对人生态度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下面将深入分析该作品:

  1. 作者简介
  • 刘辰翁:宋代诗人。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词曲方面的创作,其诗歌也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刘辰翁一生经历了南宋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这些经历在他的诗词作品中有所体现。
  1. 诗歌原文
  • 菊满荒城道,馀生一笑难。
  • 地非行乐旧,花自向人寒。
  • 风雨何登览,江山共屈蟠。
  • 无人簪帽去,有蝶绕篱看。
  • 此处尤堪赏,明朝已是残。
  • 渊明生晋晚,不及禊高兰。
  1. 诗意赏析
  • 意境深远:诗中的“菊满荒城道”描绘了一幅萧瑟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菊花虽处荒芜之地,却依旧傲然绽放,象征着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能保持高洁的品质,体现了诗人对坚贞不渝的人生态度的赞赏。
  • 哲思悠远:诗人通过对“余生一笑难”、“风雨何登览”等诗句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超然。
  • 情感深沉:通过“无人簪帽去,有蝶绕篱看”等句,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热爱。
  1. 文化意义
  • 审美价值:刘辰翁的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 历史价值:诗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为研究宋代文学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秋景寒城菊自花》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感受力,还体现了他对生命价值和自然美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