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 其一乙酉九日

宽处略从容。华水华山自不同。旧日诸贤携手恨,匆匆。只说明年甚处重。
几岁避辽东。茅竹秋风一并空。欲望辽东何处是,蒙蒙。也似秦楼一梦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乡子·其一乙酉九日》是南宋诗人刘辰翁的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思想。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品原文
  • 宽处略从容:在宽广的胸怀中,显得从容不迫。
  • 华水华山自不同:华水和华山虽然都是山,但它们各有各的特色。
  • 旧日清贤携手恨,匆匆:旧日的贤明之人,曾经一起携手努力,但现在都匆匆离去了。
  • 只说明年甚处重:只谈论明年何时能再次相见。
  • 几岁避辽东:几年来一直在躲避辽东(可能指的是金朝或辽朝)。
  • 茅竹秋风一并空:茅草和竹子都被风一吹,变得空空如也。
  • 欲望辽东何处是:想要知道辽东在哪里。
  • 也似秦楼一梦中:这也如同一场梦境一般。
  1. 诗歌背景
  • 创作时间:此诗可能是在南宋灭亡后,作者刘辰翁隐居期间创作的。
  • 创作心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悲叹。
  •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国破家亡,文人士大夫多有感时忧国的情怀。
  • 个人经历:刘辰翁曾因不满专权误国的政治环境而拒绝担任官职,宋亡后选择隐退,专心著述。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诗句简洁有力,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修辞手法:使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意象运用:通过对山水、秋风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愁与无奈。
  • 结构安排: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先描写现实,后表达愿望和感慨,最后以梦为喻,意味深长。
  1. 文学价值
  • 爱国主义精神:刘辰翁的这首诗展现了他对国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民族尊严的维护。
  • 艺术成就:作为宋代诗词的代表之一,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后世影响:刘辰翁的这首词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也成为后世研究宋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1. 读者反响
  • 文人墨客:许多文史学者和文人对此诗进行了研究和评价。
  • 普通读者:许多普通读者通过阅读这首诗,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1. 现代意义
  • 爱国主义教育:这首诗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被广泛用于各类教育和培训中,用以激发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 历史记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变迁和个人的心路历程。

《南乡子·其一乙酉九日》不仅是一首表达爱国情感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了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