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重会是星前。二月之间浑似此,馀年何止万三千。日拟醉华筵。
歌白雪,除是雪儿传。看取长生瓢屡倒,眼前橘粟术何玄。自唱鹊桥仙。
忆江南 · 其六寿张粹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江南 · 其六寿张粹翁’是南宋末年著名的诗人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粹翁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的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刘辰翁,字会孟,号须溪,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因直言进谏得罪贾似道而遭排挤,后隐居不仕。他的词风遒上而辞采绚烂,多感伤时事之作,风格与辛弃疾相近。
作品原文:七日后,重会是星前。二月之间浑似此,馀年何止万三千。日拟醉华筵。歌白雪,除是雪儿传。看取长生瓢屡倒,眼前橘粟术何玄,自唱鹊桥仙。
艺术特色:《忆江南·其六寿张粹翁》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日拟醉华筵”形容生活奢华,“长生瓢屡倒”则暗示世事无常。此外,词中还运用了典故,如“白雪”、“橘粟术”,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底蕴。
情感表达:通过对好友的生活祝愿,刘辰翁表达了对张粹翁未来生活的期待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朋友深深的关怀和理解。
历史背景:南宋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刘辰翁通过自己的诗词抒发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体现了宋代文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忆江南·其六寿张粹翁》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它更是南宋末期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通过刘辰翁的视角,展现了那个动荡时代的风貌以及文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