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授茅山记。共当年、二百七十,又三甲子。昨上云台占云物,占得景风南至。又恰是、封侯千岁。行遍神州河洛外,早归来、庭下槐阴翠。春万户,共生意。
溪翁图是参同契。想金丹、圆成功行,活人相似。顾我尊前歌赤壁,生子当如此耳。笑华发、东坡年几。弟不如人今老矣,看龙头、霄汉雌龙尾。呼白石,为公起。
贺新郎 · 其二寿周耐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游的《贺新郎 · 其二寿周耐轩》是一首宋代诗人创作的咏史诗。这首诗以贺耐轩(字耐轩)周府尹(官职)己卯(年份)为题,通过对贺耐轩生平和成就的赞颂,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意与祝福之情。
从历史背景来看,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南宋时期的政治局势多变,文人士大夫多有忧国忧民的情怀。而贺耐轩作为当时的重要官员,其政治生涯及其成就无疑成为文人笔下关注的对象。陆游身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时政的关注以及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精神的推崇,是一种常见做法。
从文学角度来看,《贺新郎 · 其二寿周耐轩》是一首典型的咏史词作。在词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意境,描绘了贺耐轩的丰功伟绩。其中“富贵人间有,就如今、秤量阴德,还公最厚”,不仅体现了贺耐轩的政治地位和贡献,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此外,“一郡鹘仑全似旧,春满霜畴稻亩”则形象地展现了贺耐轩治理下的和谐繁荣景象,以及其对民生的关怀。
从艺术手法上讲,这首作品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例如,将禾川比喻为直指雷霆、山阴的鹿比喻为难以逃避的命运,这些富有想象力的象征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深刻。同时,通过反复的叠词“怎担负”,表达了作者对贺耐轩所承担重任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本人对于社会责任和个人担当的思考。
《贺新郎 · 其二寿周耐轩》不仅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个反映时代风貌、展示个人情感和思考的历史见证。通过这首作品,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倾向,以及他们如何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