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 其三戊寅登高,即席和秋崖韵

蒋陵故是簪花路。风烟奈何秋暑。候馆凋梧,宫墙断柳,谁识当年倦旅。余怀何许。想上马人扶,翠眉愁聚。旧日方回,而今能赋断肠语。
登高能赋最苦。叹高高难问,欲望迷处。蝶绕东篱,鸿翻上苑,那更画梁辞主。来今往古。漫湛辈同来,远公回去。我醉安归,黄花扶路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天乐·戊寅登高,即席和秋崖韵》是宋代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登高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感慨。接下来将详细介绍此词的内容与背景:

  1. 作者简介
  • 刘辰翁(1234年-1297年),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擅长运用典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 作品原文
    蒋陵故是簪花路。风烟奈何秋暑。候馆凋梧,宫墙断柳,谁识当年倦旅。余怀何许。想上马人扶,翠眉愁聚。旧日方回,而今能赋断肠语。登高能赋最苦。叹高高难问,欲望迷处。蝶绕东篱,鸿翻上苑,那更画梁辞主。来今往古。漫湛辈同来,远公回去。我醉安归,黄花扶路舞。

  2. 内容解析

  • 怀旧情绪:词中通过“候馆凋梧,宫墙断柳”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 登高感怀:在登高的场景中,作者感叹高处不胜寒,表达了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迷茫的深刻感受。
  • 哲理思考:通过对“蝶绕东篱,鸿翻上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词人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这首《齐天乐》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信息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刻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