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乐伤春

芳草如云,飞红似雨,卖花声过。况回首、洗马塍荒,更寒食、宫人斜闭,烟雨铜驼。提壶卢何所得酒,泥滑滑、行不得也哥哥。伤心处,斜阳巷陌,人唱西河。
天下事,不如意十常八九,无奈何。论兵忍事,对客称好,面皱如靴。广武噫嘻,东陵反覆,欢乐少兮哀怨多。休眉锁。问朱颜去也,还更来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圣乐伤春》是一首描绘春季景象和抒发作者情感的宋代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与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刘辰翁,字飞伯,号后村居士,南宋末年著名诗人。其诗作风格清新,语言优美,擅长以自然景物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哲理。
  • 创作时间:《大圣乐伤春》的创作时间不详,根据现存资料推测可能为宋末元初时期,具体创作年份无法精确考证。
  • 创作背景: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对于《大圣乐伤春》的具体创作环境和社会背景无从得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1. 诗歌内容解析
  • 意象运用:诗中的“芳草如云”与“飞红似雨”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日里大自然的生机盎然,而“卖花声过”则增添了一丝市井的气息。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热闹的春天画面。
  •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提壶卢何所得酒,泥滑滑行不得也哥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感慨。这种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感伤色彩。
  • 社会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间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例如,“更寒食宫人斜闭,烟雨铜驼”一句,既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也暗指了宫廷生活的冷清与萧条。
  1. 诗歌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刘辰翁的诗歌语言简练而不失文雅,善于运用古典文学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既有画面感也有深度。这种艺术风格使得《大圣乐伤春》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还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 结构布局:整首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从写景到抒情,再到哲理的思考,每一部分都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这种严谨的结构布局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 主题思想:除了自然美的描绘,诗歌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如“对客称好,面皱如靴”等句表达了一种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深刻认知。这种主题思想的探讨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反思。

《大圣乐伤春》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深情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