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岸吴船鼓。问沙鸥、当日沈湘,是何端午。长恨青青朱门艾,结束腰身似虎。空泪落、婵媛媭女。我醉招累清醒否,算平生、清又醒还误。累笑我,醉中语。
黄头舞棹临江处。向人间、独竞南风,叫云激楚。笑倒两崖人如蚁,不管颓波千屡。忽惊抱、汨罗无柱。欸乃渔歌斜阳外,几书生、能办投湘赋。歌此恨,泪如缕。
贺新郎 · 其一十五五日和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郎·其一十五五日和韵》是南宋词人刘辰翁的作品。这首词作于公元1259年端午节期间,刘辰翁以《贺新郎》为词牌,创作了这首咏史抒怀之作。
在了解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题后,接下来将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点: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贺新郎·其一十五五日和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词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从情感表达上来说,这首词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刘辰翁通过抒发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从结构布局上来看,《贺新郎·其一十五五日和韵》的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开头部分通过对端午节历史的回顾,引出了词人的思考;中间部分则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进一步展开对人生哲理的探讨;结尾部分则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与升华,使整首词的结构更加完整和谐。
从风格特色上来看,《贺新郎·其一十五五日和韵》的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刘辰翁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词人,他的词作既有豪放派的激昂豪情,也有婉约派的细腻柔情。而这首《贺新郎》则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贺新郎·其一十五五日和韵》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词作,也是一部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南宋时期的文化氛围和词坛风貌,还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