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 其一十七 · 丙戌九日

风雨东篱晚。渺人间、南北东西,平芜烟远。旧日携壶吹帽处,一色沈冥何限。天不遣、魂销肠断。不是苦无看山分,料青山、也自羞人面。秋后瘦,老来倦。
惊回昨梦青山转。恨一林、金粟都空,静无人见。默默黄花明朝有,只待插花寻伴。又谁笑、今朝蝶怨。潦倒玉山休重醉,到簪萸、忍待人频劝。今又惜,几人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其一十七·丙戌九日》是宋代诗人刘辰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作品中,刘辰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感怀。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刘辰翁,南宋末年的著名爱国诗人,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 诗作原文:风雨东篱晚。渺人间、南北东西,平芜烟远。旧日携壶吹帽处,一色沈冥何限。天不遣、魂销肠断。不是苦无看山分,料青山、也自羞人面。秋后瘦,老来倦。惊回昨梦青山转。恨一林、金粟都空,静无人见。
  3. 诗词赏析:刘辰翁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以及个人生活的感慨。“风雨东篱晚”开篇即点出了时间与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郁的氛围。“旧日携壶吹帽处”,回忆起往昔的悠闲时光,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天不遣、魂销肠断”则反映了他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不是苦无看山分,料青山、也自羞人面”则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情绪。最后一句“秋后瘦,老来倦”,则进一步表达了岁月流转中的疲惫与衰老之感。
  4. 艺术特色:此诗在艺术上具有明显的特色。首联“风雨东篱晚”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伤的背景,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中间两联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朝的景象,加深了对时光流逝带来的变迁的感受。尾联“秋后瘦,老来倦”更是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而言,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及高超的诗歌艺术造诣。

刘辰翁的《金缕曲·其一十七·丙戌九日》不仅以其丰富的历史背景、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还为后世的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宋代文化和文学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