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其一十六赠友人

想幼安、辽东归后,自羞年少龙首。长安市上垆边卧,枉却快行家走。空两袖。染醉墨淋漓,把似天香透。功名邂逅。便六一词高,君谟字伟,但见说行昼。
人间事,苦似成丹无候。神清苔字如镂。明年六十闻歌后,颇记薄醺醺否。儿拍手。笑马上葛疆,也作家山友。烦伊起寿。更待复一中,毋多酌我,疏影共三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其一十六赠友人》是宋代著名诗人刘辰翁的作品。下面将详细展开对这首诗的各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辰翁(1233年—1297年),号须溪,庐陵灌溪人,是中国南宋末年的著名诗人,也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他的一生充满坎坷,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变迁,但仍然坚持文学创作,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1. 诗歌原文
    想幼安、辽东归后,自羞年少龙首。长安市上垆边卧,枉却快行家走。空两袖。染醉墨淋漓,把似天香透。功名邂逅。便六一词高,君谟字伟,但见说行昼。人间事,苦似成丹无候。神清苔字如镂。明年六十闻歌后,颇记薄醺醺否。儿拍手。笑马上葛疆,也作家山友。烦伊起寿。更时复一中,毋多酌我,疏影共三嗅。

  2. 诗词解析

  • 诗中的“想幼安”指的是作者的好友叶绍翁,两人在青年时期有过深入的交流和友谊。
  • “辽东归后”,表达了一种归来后的自豪感以及与故乡的距离感。
  • “长安市上垆边卧”,描绘了一幅繁华都市中的闲逸生活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枉却快行家走”,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友人的同情。
  • “空两袖”,意指诗人虽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体现了他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的感慨。
  • “神清苔字如镂”,形容诗人内心的清明和文字的高超技艺,展现了其文学造诣。
  • “明年六十闻歌后”,“明年六十”可能暗指诗人本人的年龄或某种期望,而“闻歌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同时也可能是对友人的一种祝福。
  • “颇记薄醺醺否”,通过询问是否还保持着年轻时期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友人不变的初心和激情的赞美。
  • “儿拍手”,描绘了一种欢快的场景,可能是朋友间的欢聚或家庭的快乐时刻。
  • “笑马上葛疆”,可能指的是某位具有远大志向的人物,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
  • “家山友”,暗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 “烦伊起寿”,请求友人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和祝福。
  • “更时复一中,毋多酌我”,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给予自己更多的自由空间,不必频繁来访饮酒作乐。
  • “疏影共三嗅”,描述了共同欣赏自然美景的愉快情景,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摸鱼儿·其一十六赠友人》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抒发政治抱负的诗词,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充满人生智慧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