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江华曾百里

抠衣三十年前事,曾以诸生傍绛纱。
一国所尊吾白下,双凫犹远令江华。
时来馆学总馀事,老去衣冠怀故家。
共怪我门郊岛外,狂生尚有一刘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江华曾百里》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这首诗作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故乡和往昔岁月的怀念,也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下面将详细介绍此诗:

  1. 作者简介
  • 刘过生平:刘过(1120年—约1206年),字改之,号沧洲遗老人,南宋后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出生于金朝末年的北方,后随宋室南迁避乱于江南,其一生历经战乱,饱经沧桑。
  1. 诗歌原文与译文
  • 原诗:鬓发已皤非故吾,依然破帽老骑驴。江边游子断肠句,汉殿逐臣流涕书。父祖松楸三世冢,弟兄桑梓百年居。
  • 译文:头发已经斑白不再是我,依然戴着破帽骑着驴。江边游子的断肠诗句,汉代殿中的逐臣流涕书。父祖的松楸墓穴三代冢,弟兄的桑梓居所百年居。
  1. 作品赏析
  • 怀旧主题:刘过的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深情怀念。通过对三十年前的抠衣时光的回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往昔岁月的留恋。
  • 语言风格: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简朴生活的描述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邃思想。
  • 意境描绘: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依然破帽老骑驴”等句子,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1. 写作背景
  • 时代背景:刘过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面对国家的衰落和个人命运的波折,诗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 个人经历:刘过的生平经历了许多坎坷和变迁,这些个人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也展现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谒江华曾百里》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刘过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