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余商卿栀子花

香不求知色自然,朝来何许雪华鲜。
如行佛国参知识,未嫁仙姿益净娟。
梅子已黄犹夜雨,客游方倦作春眠。
地卑山近征衣润,不费熏炉一炷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余商卿栀子花》是宋朝时期刘过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刘过(约1230年-约1300年),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词人、诗人,与文天祥同为南宋末年的著名爱国诗人。他的作品多抒发抗金抱负和狂逸俊致,有“辛派三刘”之一的美誉,与刘克庄、刘辰翁并称“庐陵二布衣”。

  2. 原文展示:《咏余商卿栀子花》的全文如下:香不求知色自然,朝来何许雪华鲜。如行佛国参知识,未嫁仙姿益净娟。梅子已黄犹夜雨,客游方倦作春眠。

  3. 诗意解析:此诗以栀子花为意象,通过对栀子花香气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现实社会中挣扎的无奈和疲倦。

  4. 作品赏析: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描绘栀子花的美丽和其带给人的愉悦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然。诗中的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同时,通过对栀子花的描写,诗人也借此表达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

  5. 写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的情感和意境来看,可能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

《咏余商卿栀子花》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之美的诗歌,更是一首富含深意的人生感悟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