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效乐天

匣中雷吼一长剑,溪上月明多少舟。
无贼可平闲李愬,有人不访倦王猷。
银杯缟带从渠便,瑶树琼林得自由。
衣敝独嫌灰絮料,帘高想见月垂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对雪效乐天》

刘过是南宋末年的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他的词作多表达了一种壮志未酬的悲情和对时局的忧虑。在宋代,文人墨客常常将自然景观作为抒写情感的途径,而《对雪效乐天》正是这样一首作品。

诗中“匣中雷吼一长剑,溪上月明多少舟”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画面:长剑在鞘中仿佛有声音般震撼人心;溪流之上月光照耀之下,数不清的小舟在水面悠然漂浮。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隐喻着作者内心的豪情与不羁。

“无贼可平间李愬,有人不访倦王猷”这两句话则透露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他可能暗指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也表达了自己虽然渴望建功立业,却难以找到施展拳脚之地的无奈。通过对比李愬将军平定叛乱的豪迈事迹和自己虽努力却不得志的困顿,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英雄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

诗中的“银杯缟带从渠便,瑶树琼林得自由”更是充满了豪放的气息。这里用“银杯缟带”形容自己的衣着简朴,但内心不受物质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同时,“瑶树琼林”象征着美好的生活环境或理想境界,表明尽管身处逆境,诗人依然保持着高远的志向和不屈的精神。

“衣敝独嫌灰絮料,帘高想见月垂”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感慨。他或许觉得即使衣衫破旧,只要能保持内心的纯洁,就已足够。同时,透过高高的窗帘看到月光洒下,似乎也在暗示诗人虽身处逆境,仍能以清高自持,不失为一个旷达的人生态度。

《对雪效乐天》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诗作。在宋代这个文人墨客辈出的年代,刘过的这首作品无疑是其个性与时代背景的完美结合。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思想深度,也能从中领悟到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