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陈调翁龙山买舟待夜潮发

来逢春雨长鱼苗,去见秋风擘蟹螯。
久矣归心到乡国,依然水宿伴渔舠。
一天如许皆明月,二客所须惟浊醪。
今夜四更潮有信,更须留眼看银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偕陈调翁龙山买舟待夜潮发》是由宋代诗人刘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陈调翁共乘扁舟,等待夜潮发涨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归乡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刘过是南宋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和词人,以其豪放的词风和深情的诗歌闻名于世。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 诗词原文:来逢春雨长鱼苗,去见秋风擘角螯。久矣归心到乡国,依然水宿伴渔艘。
  3. 注释译文:诗中的“龙山”可能是指一个地名,而“扁舟”指的是小船。诗中提到“夜潮发”,意味着夜幕降临后,海潮开始上涨。
  4.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次与陈调翁的共同出游经历中所作,反映了他们共同期待着家乡的夜晚潮汐带来的变化,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
  5. 艺术特色:刘过的诗作常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这首诗同样展现了他对家乡、朋友及自然景色的深刻情感。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夜潮的描述传递出一种宁静而又期待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6. 鉴赏分析:诗中的“夜潮发”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波动和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夜潮”比作“明月”,将“扁舟”比喻为“浊醪”,使得诗歌意象丰富、层次分明。
  7. 文化影响:此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意义也值得探讨。例如,夜潮的描写反映了古人对天文现象的关注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信仰。

通过了解《偕陈调翁龙山买舟待夜潮发》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意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古诗的内涵,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怀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