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沈仲居进三国志

十年铅椠鬓丝秋,独抱成书四海游。
三国诸人应梦里,一番公案又从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沈仲居进三国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一首作品。下面将详细地介绍此诗:

  1. 作者简介
  • 刘过:刘过,字改之,号沧洲,又号灵秀遗民,南宋文学家。他出生于公元1174年,卒于公元1232年,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情感细腻,语言简练。在文学史上,刘过的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1. 诗歌原文
  • “十年铅椠鬓丝秋,独抱成书四海游。”:这句诗表达了作者长时间从事学问工作,头发已经斑白,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学问追求,不断探索和学习。
  • “三国诸人应梦里,一番公案又从头。”:这句诗描绘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如同梦中一般,但他们的故事又需要重新审视和解读。这反映了刘过对历史人物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三国时期复杂政治关系的理解和分析。
  • “思量陈寿已饶舌,又费先生一管城。”:这句诗表达了对于史学大家陈寿(即陈寿)的敬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研究的艰辛和不易。
  1. 作品赏析
  • 思想内容:《寄沈仲居进三国志》通过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的再现和评述,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思考。
  • 艺术特色:刘过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但又不失深意。其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寄沈仲居进三国志》不仅是刘过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三国历史的珍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