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注铜瓶,作梅花供,尊前数枝。说边头旧话,人生消得,几番行役,问我何之。小队红旗,黄金大印,直待封侯知几时。杯行处,且淋漓一醉,明日东西。
如椽健笔鸾飞。还为写春风陌上词。便平生豪气,销磨酒里,依然此乐,儿辈争知。霜重貂裘,夜寒如水,饮到月斜犹未归。仙山路,有笙簧度曲,声到琴丝。
沁园春 · 赠王禹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赠王禹锡》是南宋词人刘过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创作于1140年至1206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金国南侵、南宋偏安的时代。在动荡的背景下,刘过通过《沁园春·赠王禹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思考。
词的原文如下:
自注铜瓶,作梅花供,尊前数枝。
说边头旧话,人生消得,几番行役,问我何之。
小队红旗,黄金大印,直待封侯知几时。
词中,“铜瓶”象征着坚韧和清高的品质,而“梅花”则代表着高洁和不屈的精神。“边头旧话”反映了作者对国事的关心和忧虑,“人生消得,几番行役”,展现了作者对于频繁迁徙、奔波劳苦生活的感慨。
词中的“小队红旗”和“黄金大印”分别象征着军队的威严与荣耀以及权力的诱惑,“直待封侯知几时”则透露出一种对名利追求的淡泊态度。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认识,也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刘过通过这首词传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在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内部动荡的复杂局势下,他深感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使得《沁园春·赠王禹锡》不仅仅是一首词作,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政治表达。
《沁园春·赠王禹锡》不仅是刘过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南宋时期社会历史变迁和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这首词通过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反思,展示了南宋文人在动荡时代中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