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寄孙竹湖

问讯竹湖,竹如之何,如何未归。道吴山越水,无非佳处,来无定止,去亦何之。莫是秋来,未能忘耳,心与孤云相伴飞。愁无奈,但北窗寄傲,南涧题诗。
人生万事成痴。算世上久无公是非。恨云台突兀,无君子者,雪堂寥落,有美人兮。疏雨梧桐,微云河汉,钟鼎山林无限悲。阳山县,是昌黎误汝,汝误昌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 寄孙竹湖》是宋代文学家刘过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刘过(1154—约1206),字华父,号东山乐府,又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南)人,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和诗人。他一生坎坷,多次应举失败,但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

  2. 诗歌原文:《沁园春· 寄孙竹湖》
    问讯竹湖,竹如之何,如何未归?
    道吴山越水,无非佳处,来无定止,去亦何之。
    莫是秋来,未能忘耳,心与孤云相伴飞。

  3. 诗词解读:诗中“问讯竹湖”,通过问候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关心;“竹如之何”,询问竹子的情况,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之情;“如何未归”则表达了一种期盼友人早日归来的愿望。接下来,诗人转而描绘了吴地、越地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而“来无定止,去亦何之”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不定性的认识。最后,通过“心与孤云相伴飞”这一形象生动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自由自在的情感状态。

《沁园春· 寄孙竹湖》不仅是刘过抒发情感的重要作品,也是宋代豪放派词风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词人在逆境中的豁达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