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明府

长官三载内,屡被督邮嗔。
镇静笞刑少,公清县库贫。
减租沾野老,扫榻待诗人。
只恐凫飞后,民间事事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薛明府》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品。此诗通过杜甫对朋友薛明府的离别之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和人民生活的艰辛,体现了杜甫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从诗歌的结构来看,《送薛明府》采用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共八句,每两句为一句,整齐划一,音韵和谐。其内容围绕送别、岁月、离别、归途等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特别是“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等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送别的场景,以及离别时携带书信的深情。这种严谨的结构不仅展现了诗歌的形式美,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

在内容上,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和对社会现状的担忧。杜甫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其作品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送薛明府》中的“往者胡星孛,恭惟汉网疏”,借用天象暗喻时局动荡不安;“荆门留美化,姜被就离居。”则反映了战乱中人们流离失所、渴望和平的心境。此外,诗中的“连枝不日并,八座几时除”表达了杜甫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国家的稳定与昌盛。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看,杜甫在《送薛明府》中运用了大量象征和比喻,如“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等,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联想和思考空间。同时,杜甫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又不失简洁明快的艺术风格。

《送薛明府》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更是杜甫以诗为载体,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揭露和反思的作品。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反映、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关注,杜甫的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