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赵紫芝

夺到斯人处,词林亦可悲。
世间空有字,天下便无诗。
尽出香分妓,惟留砚付儿。
伤心湖上冢,谁葬复谁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赵紫芝》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戴复古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代。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沉的言辞,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好友赵紫芝的深切哀悼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
  • 戴复古(1167—?),南宋江湖派著名诗人,字式之,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他的一生不仕,以诗文为生,晚年归隐于家。他的作品受晚唐和江西诗派风格的影响,兼具现实意义,部分作品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1. 诗歌原文
    呜呼赵紫芝,其命止于斯!东晋时人物,晚唐家数诗。瘦因吟思苦,穷为宦情痴。忆在藏春圃,花边细话时。

  2.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悲伤和怀念的情感。通过对赵紫芝的追忆,诗人表达了对他生前才华的认可以及对其去世的哀伤。
  • 艺术手法:戴复古运用了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来表达情感,如“夺到斯人处,词林亦可悲”,这句话不仅描述了赵紫芝的地位,也反映了整个文学界的遗憾。
  • 文化背景:诗中提及的“东晋”、“晚唐”等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敏感度。
  1. 诗歌主题
  • 悼念亡友:诗中的“呜呼赵紫芝”直接点明了悼念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赵紫芝逝世的悲痛和不舍。
  • 文学评价:通过对赵紫芝的评价和描述,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文坛地位和价值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如何影响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社会意义
  • 反映时代: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的回忆,也是对一个时代的回顾。它展示了作者身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 文化传承:通过诗歌的形式,诗人传达了他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意愿,以及对后世的期待。

《哭赵紫芝》作为一首充满深情的文学作品,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让人们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深度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