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入漳潮境,牙旗夹路红。
帝方忧瘴俗,君可惠清风。
海有沉珠户,岩无斫砚工。
它年循吏传,要杂古人中。
送郑端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郑端州》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五言律诗。《送郑端州》作为一首古典文学的杰作,不仅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都值得人们深入探讨。
《送郑端州》的创作背景、作者以及诗歌内容,构成了理解其艺术价值的重要维度。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他的诗作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政治环境,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思考。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诗人在面对国家危机和个人命运时所持有的深沉忧思和坚定信念。《送郑端州》的原文如下:
想入漳潮境,帝方忧瘴俗,
君可惠清风,海有沉珠户,
岩无斲砚工。
这首诗中,首两句“想入漳潮境,帝方忧瘴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现状的忧虑,以及对地方官员治理能力的期待。第三句“君可惠清风”,则寄寓了诗人希望郑端州能以清新的政治风气影响和改善当地状况的美好愿景。最后两句“海有沉珠户,岩无斲砚工”,则是对郑端州个人才能和治政理念的肯定。这四行诗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地方政治环境的深刻洞察,也展现了诗人对人才的赏识和信任。
刘克庄的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送郑端州》的深入解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还能从中汲取关于责任、担当和智慧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