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郑参议

同榜飞腾尽,君初拜小侯。
地寒推易去,天远借难留。
新垄家山畔,生祠岭海头。
历官如杜老,白首止参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郑参议》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对友人去世的哀悼和对其一生的回顾。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与陆游并称“刘陆”,是宋词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创作以豪放派为主,语言刚健有力,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文学创作之外,刘克庄还积极参与政治,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其生平事迹丰富而复杂。

  2. 诗歌原文:同榜飞腾尽,君初拜小侯。地寒推易去,天远借难留。新垄家山畔,生祠岭海头。历官如杜老,白首止参谋。

  3. 诗歌赏析:刘克庄在这首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郑参议生前的仕途生涯及其晚年的境况。诗中的“同榜飞腾尽”表达了科举考试结束后人们纷纷升迁的情景,而“君初拜小侯”则指郑参议刚刚接受了朝廷的小官职。接下来的句子,“地寒推易去,天远借难留”,反映了郑参议因远离家乡而感到难以割舍的情感。“新垄家山畔,生祠岭海头”则描绘了他生前可能建造的墓地或是纪念祠堂的位置,以及他生前可能受到的民众敬仰。最后两句,“历官如杜老,白首止参谋”,则是对郑参议人生经历的评价,将他比作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杜牧,表达了对其一生功业的高度肯定和对他晚年依旧勤勉工作的赞扬。

《挽郑参议》不仅是一首表达哀悼之情的五言律诗,更是一部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通过对郑参议生平的回顾和对逝者的怀念,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友情、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