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上元即席次杨使君韵二首

初阳收久雨,淳祐第三春。
聊与众行乐,稍欣农食新。
俱蒙青帝力,莫问紫姑神。
座上遨头作,流传遍郡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癸卯上元即席次杨使君韵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6年)中秋之夜,时值作者任徐州知州。诗人与友人在徐州城外的金山寺赏月饮酒,有感于中秋佳节而发,即兴吟成此诗。

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诗为中秋望月而作,反映了诗人复杂曲折的思想感情。诗题“水调歌头”,取自苏轼自制的新乐府名。苏轼将这首词命名为“水调歌头”,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情思。他借中秋月夜对宇宙人生的独特感受,抒发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这是一首很经典的词,它展示了苏轼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