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女周汉国端孝公主挽诗二首

孝谨亲颜悦,端严妇德修。
鹊桥犹纪节,鸾扇忽惊秋。
鲁笔王姬卒,湘弦帝子愁。
愿言宽圣抱,已返蕊宫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皇女周汉国端孝公主挽诗二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这组诗歌主要描绘了公主的形象和她与皇室的深厚情感。以下是对这两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背景: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南宋豪放派词人、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这些经历反映在他的诗词作品中。他的作品多以忧国忧民为主题,反映了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2. 诗歌原文
    孝顺亲颜悦,端严妇德修。
    鹊桥犹纪节,鸾扉忽惊秋。
    鲁笔王姬卒,湘弦帝子愁。
    愿言宽圣抱,已返蕊宫游。

  3. 诗句解析

  • 孝顺亲颜悦:表达了公主对父母的孝顺之情。
  • 端严妇德修:突出了公主端庄贤淑的德行。
  • 鹊桥犹纪节:用“鹊桥”象征公主与皇帝的关系,暗示她仍保持着与皇帝的联系或忠诚。
  • 鸾扉忽惊秋:用“鸾扉”象征公主的生活或婚姻状态,突然之间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可能暗示了她的变化或生命的无常。
  • 鲁笔王姬卒:使用了“王姬”一词,表明公主在历史上的地位,可能是一位皇后或贵妃,但已经去世。这里的“卒”字意味着死亡。
  • 湘弦帝子愁:用“湘弦”代表音乐,暗示公主的音乐才华,而“帝子愁”则表达了对她去世的哀悼。
  • 愿言宽圣抱:“愿言”表示愿望,这里可能是公主对自己的命运或未来的一种期望或祈祷。
  • 已返蕊宫游:使用“蕊宫”这一道教术语,暗示公主已经回到天界,或者她的死亡是一种解脱。
  1. 主题思想
  • 忠贞与哀思:通过对公主形象的塑造和诗句的表达,传达了对一个忠贞不渝的女性的哀思和赞美。
  • 生死观:诗中对公主去世的描述,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死的看法和态度。
  • 历史与现实:通过对比公主生前与死后的状态,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落差。
  1. 艺术手法
  • 对比:通过展现公主生前与死后的不同状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 象征:使用“鹊桥”、“鸾扉”、“蕊宫”等象征物,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看法,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
  1. 历史文化价值
  • 历史记录:作为文学作品,它记录了宋代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风貌,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人物的重要途径。
  • 文学价值:通过对古代女性形象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宋代文学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成就。
  • 思想启示:诗中的忠贞不渝、生死观等主题思想,对现代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可以引发人们对于生命、爱情和责任的思考。

《皇女周汉国端孝公主挽诗二首》不仅是刘克庄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历史以及文学艺术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些诗句的深入解读,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关于生命、忠诚和爱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