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番阳

老欠人书债,惟公幸恕之。
不逢斫窗处,即值揽衣时。
胆薄书行诏,才悭倚閤诗。
自怜双鬓秃,犹忝属车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番阳丘太守》是明代诗人庄昶创作的一首七言诗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桃花池上果谁栽,公有桃花绕屋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桃花池上的桃花似乎有人栽种,而太守的宅院则被满园桃花环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桃花池的美丽景色,同时也隐喻着太守的高雅和修养。

诗中的“风花老去何书卷,烟水閒来只钓台”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风花”与“烟水”分别象征着自然界的变迁和平静的生活状态,而“钓台”则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方式。

在整首诗中,庄昶通过梦境的形式,展现了一个超脱生死、追求永恒的主题。他运用了丰富的道教意象,如“帝青云”、“丹元君”、“泥丸真人”等,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达到精神永恒的向往。这种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向往。

《答番阳丘太守》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隐逸生活和精神永恒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