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湍送葬一首

幽室朝方闭,禅房夕已虚。
反虞儿草草,受吊女呱呱。
石小难镌志,庵荒少送车。
老夫诗与诔,泉下亦知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克庄并非宋代诗人,而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澜湍送葬一首》是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朝时期。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与陆游、尤袤、辛弃疾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诗词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2. 诗歌原文:《澜湍送葬一首》的诗句如下:

  • 幽室晨方闭,禅房夕已虚。
  • 反虞儿草草,受吊女呱呱。
  • 石小难镌志,庵荒少送车。
  • 老夫诗与诔,泉下亦舌无。
  1. 诗歌解析:首四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庄严的场景,清晨时分,幽室已经关闭,禅房也已空荡;晚上则显得更加寂静。接着,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葬礼的简单性和朴素性,以及哀悼者的情感状态。最后的两句则是诗人对于生死哲学的一种哲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死后世界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死亡的淡然接受。

  2. 艺术特色:刘克庄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他的诗作往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在形式上,刘克庄善于运用律诗这种严谨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得他的诗歌既有严谨的格律之美,又不失深沉的哲理之韵。此外,刘克庄的诗歌还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关注。

《澜湍送葬一首》是刘克庄以诗人的身份创作的一首充满哲理的律诗,通过对葬礼场景的描写,折射出对生死、自然和人生的深层次思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