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安人

嫁作儒家妇,韶颜已守孀。
夫穷于仲子,儿胜似元方。
陶母将迎养,庞妻忽坐亡。
吾衰不能诔,短些谩凄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黄安人》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豪放派为主,尤其擅长七言古诗和词,其诗词作品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他与辛弃疾并称为“辛刘”,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1. 诗句原文
  • 嫁作儒家妇,韶颜已守孀。
  • 夫穷于仲子,儿胜似元方。
  • 陶母将迎养,庞妻忽坐亡。
  • 吾衰不能诔,短些谩凄凉。
    “嫁作儒家妇”指的是妻子被迫嫁为人妻,而“韶颜已守孀”则形容妻子已经守寡多年。
  1. 诗句赏析
  • 韶颜已守孀:这句话描述了妻子的美丽容颜已经随着岁月消逝,不得不承受着守寡的命运。
  • 夫穷于仲子:这里用“仲子”来比喻丈夫的境遇,意味着丈夫因为贫困而无法维持家庭。
  • 儿胜似元方:元方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贤良君子,此处用来形容儿子的品德高尚,胜过了元方的品质。
  • 陶母将迎养:陶母指东汉时期的贤妻陶母,她为了孩子的未来,愿意接受他人的抚养。
  • 庞妻忽坐亡:庞妻指庞统的妻子黄承彦,她在庞统死后,独自抚养庞统的儿子,表现出极高的母爱和责任感。
  • 吾衰不能诔:诗人表达了自己因为年老体弱,无法为死者撰写哀悼文字的无奈。
  • 短些谩凄凉:诗人用“短”字来形容自己的哀伤,而“谩”则是徒劳无功的意思,整体流露出一种悲伤而又无力的感觉。
  1. 创作背景
  • 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刘克庄创作《挽黄安人》的背景是在北宋灭亡之后,金朝南侵,宋室南渡的动荡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都面临着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抉择。刘克庄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家族的变故和社会的动荡,这些经历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和反映。

通过对《挽黄安人》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刘克庄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其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