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说闽人苦节稀,先生独抱岁寒姿。
老年绛帐聊开讲,当日乌台要勘诗。
东閤不游缘有气,草堂未架为无赀。
轻烟小雪孤山路,折剩梅花寄一枝。
别敖器之
介绍
《别敖器之》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它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及人物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刘克庄,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与诗人,他的文学成就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刘克庄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其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性和艺术魅力。
作品原文:《别敖器之》是一首描写历史人物的七言律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形象描绘和对其人生经历的回顾,展示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诗中通过对人物外貌、性格以及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人物的坚韧不拔和高风亮节,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历史人物的魅力和价值。
整体翻译:‘旧说闽人夺节稀,先生独抱岁寒姿。老年绛帐聊开讲,当日乌台要勘诗。东合不游缘有气,草堂未架为无赀。轻烟小雪孤山路,折剩梅花寄一枝’。
词句注释:诗中的‘旧说闽人夺节稀,先生独抱岁寒姿’,通过对比闽人(即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节操缺失与诗人高尚的节操来突出诗人的品格;‘老年绛帐聊开讲,当日乌台要勘诗’,则通过诗人晚年的教学场景和当时的政治氛围来展现其坚守原则的决心和勇气;‘东合不游缘有气,草堂未架为无赀’,表现了诗人不为名利所动的坚定意志和清贫的生活态度;‘轻烟小雪孤山路,折剩梅花寄一枝’,则是诗人在孤独旅途中依然保持乐观和坚韧的精神写照。
白话译文: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把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转化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创作背景:创作《别敖器之》的背景是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其人生经历的反思。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坚持原则、保持节操的崇高追求。
名家点评:历史上不少学者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刘克庄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更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轶事典故:在创作过程中,刘克庄深入研究了历史文献,力求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他通过查阅古籍、采访当事人等方式,力求使诗歌内容更加真实可信。同时,他在创作过程中还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情感和观点,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品赏析鉴赏:在《别敖器之》中,诗人不仅描述了人物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状况,更通过对其内心世界的刻画和对其人生选择的探讨,展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这种深入骨髓的描绘方式,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意义。
在阅读《别敖器之》时,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刘克庄的其他作品,如《夜雨寄北》等,这些作品同样展示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意识和对人性深刻的观察。
《别敖器之》不仅是一部反映历史人物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哲学散文。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感悟人生,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