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孚若瀑上种梅五首

仙翁小试春风手,高拂茅檐矮映窗。
选胜多依岩罅种,爱奇或并树身扛。
海山大士寒蒙衲,月殿仙姝夜拥幢。
商略此花宜茗饮,不销银烛彩缠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方孚若瀑上种梅五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梅花与瀑布相映成趣的自然景象,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梅花独特韵味的赞美。下面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词原文
    仙翁小试春风手,高拂茅檐矮映窗。
    选胜多依岩罅种,爱奇或并树身扛。
    海山大士寒蒙衲,月殿仙姝夜拥幢。
    商略此花宜茗饮,不消银烛彩缠缸。
    天赐梅花为受用,缤纷玉雪被层矼。
    素芳林下超群品,繁蕊枝头巧叠双。
    陇月照时霜翦翦,涧风吹处水淙淙。
    主人笔力回元化,催发何须杖鼓腔。
    瀑映梅花何所似,蚌胎蟾彩浴寒江。
    梦回东阁频牵兴,吟到西湖始树降。
    雪屋恋香开纸帐,月窗怜影掩书釭。
    若将汉晋间人比,不是渊明即老庞。
    百匝千回看不足,管他急雪溅奔泷。
    瑶林错立明梁苑,宝璐横陈照楚邦。
    爱杀嚼芳仍嗅蕊,吟狂哆口更疏厖。
    晓来翠羽惊飞去,应为烟钟树杪撞。
    欲赋梅花材藻尽,公分生意到枯桩。
    巨题昔只韩联孟,妙手今惟羿愈逢。
    守谷尚烦看杏虎,护花难少吠篱厖。
    丹崖翠壁宜挥扫,止要游人笔似杠。

  2. 诗歌鉴赏

  • 画面描写:《和方孚若瀑上种梅五首》中,瀑布与梅花的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瀑映梅华何所似”一句,不仅描绘了瀑布的壮观,也暗示了梅花在阳光照射下的清新脱俗。
  • 历史人物的联想:诗中还融入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如将梅花与汉晋间的隐逸之士相比,表达了对古人高洁品质的钦佩。这种联想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也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更深的文化内涵。
  • 情感表达:诗中的情感表达丰富而细腻,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1. 创作背景
  • 创作时间: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左右,当时刘克庄正处于人生的中年时期,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 创作地点:刘克庄可能居住在福建莆田,这个地方以其美丽的山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著称。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得以接触到更多的自然景观,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和方孚若瀑上种梅五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化和审美趣味,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启示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