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宿囊山和方云台韵一首

客游万里践霜冰,旦旦披衣坐待明。
累黍功名成未易,跳丸岁月去堪惊。
即今纸被携寻宿,当日油幢听报更。
赖有云台公好事,追程来送老门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宿囊山和方云台韵一首》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七言律诗。该诗描绘了诗人在囊山与方云台之间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以下是该诗的原文:

囊山高百尺,方云起孤峰。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通。

首联“囊山高百尺,方云起孤峰。”描绘了囊山的巍峨与方云台的独特之处。囊山以其高耸入云的形象著称,而方云台则是一片独特的山峰。这两处景观在视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人对大自然之美产生了强烈的赞叹之情。

颔联“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通。”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个景点的喜爱之情。他发现无论是囊山还是方云台,都让他流连忘返。然而,唯一不同的是,敬亭通是他能够直接通往的地方,因此更加亲切。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囊山、方云台以及敬亭通的描绘,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