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林晋之判官

去岁冲寒赴辟时,感君骑马远追随。
一春不得梅花信,万里空题薤露诗。
小简佩壶邀士友,大铛煮粥活流移。
平生二事尤堪记,应有名公与撰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林晋之判官》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及个人情感。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刘克庄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词人和诗论家。他以其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闻名于南宋江湖诗派之中,其诗以讴歌现实为主,摆脱了当时流行的四灵派的影响,成就在江湖诗人之上。刘克庄的生平包括师从真德秀,并在淳祐六年(1246年)获得进士出身。他历任工部尚书兼侍读,其诗词皆擅长,被尊为南宋辛派的重要词人。

  2. 诗歌原文
    去岁冲寒赴辟时,感君骑马远追随。
    一春不得梅花信,万里空题薤露诗。
    小简佩壶邀士友,大铛煮粥活流移。
    平生二事尤堪记,应有名公与撰碑。

  3. 诗歌赏析

  • 历史背景与主题:《哭林晋之判官》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逝去人物的哀悼。通过描述林晋之判官的事迹和自己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牺牲的赞美以及对政治腐败和权力斗争的批评。
  • 艺术手法与表达:全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使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如“一春不得梅花信”,不仅表达了对林晋之判官的思念,也暗示了政治上的挫折和失落。
  • 情感表达与影响:诗歌中渗透着诗人对理想的执着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性。

《哭林晋之判官》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悲伤和怀旧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和个人命运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刘克庄的文学成就,也能更深入地探讨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政治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