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书客舍

已去光阴挽不回,渐惊老态逼人来。
决河犹有方堪塞,脱发应无术可栽。
圯戍宝藏惟檄草,南游稛载是诗材。
客愁何物禁当得,聊向旗亭买一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戏书客舍》是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潜夫,莆田(今属福建)人,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他以荫入仕,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是南宋江湖诗人,也是辛派重要词人。他的诗词均擅,是南宋江湖诗派的杰出代表之一。
  2. 诗歌原文
    已去光阴难挽回,渐惊老态逼人来。
    决河犹有方堪塞,脱发应无术可栽。
    圯戍宝藏唯檄草,南游稛载是诗材。
    客愁何物禁当得?聊向旗亭买一杯。
  3. 作品解析:刘克庄的七言律诗《戏书客舍》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他对人生、时光以及自然变迁的深刻感悟。首句“已去光阴难挽回”表达了对流逝时间的无奈和惋惜。第二句“渐惊老态逼人来”则反映了岁月不饶人的无情,以及对衰老的深深恐惧。第三、四句分别用“决河犹有方堪塞,脱发应无术可栽”来比喻自己的困境和无助,既体现了对现状的不满,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第五、六句则通过“圯戍宝藏惟檄草,南游稛载是诗材”来表达自己虽身处困顿但依然坚守文学追求的决心。最后的结尾“客愁何物禁当得?聊向旗亭买一杯”则是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来结束全诗,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
  4. 写作背景:《戏书客舍》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客居他乡时的即兴之作。这首诗可能写于诗人晚年,当时他已经远离了官场的喧嚣,转而在文学创作中寻找精神寄托。这种心境的转变使得他在面对人生的困顿时,能够以一种更加超脱和从容的态度来面对,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
  5. 思想内涵:刘克庄在《戏书客舍》中不仅表达了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还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折射出更广阔的社会意义。他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以及对衰老的恐惧描写,反映了人生无常的主题。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此外,他还借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6. 艺术风格:刘克庄的诗歌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多重特色。他早期受晚唐影响,学习雕琢精丽的诗歌形式,但后期逐渐摆脱了这一局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江湖诗派风格。他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既有对时政的关注和民生的反映,也有对自我情感世界的挖掘和表达。他的诗歌语言豪放,充满了个性和活力,同时也不乏细腻和深情的表达。此外,刘克庄的诗歌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常常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7. 评价反响:对于刘克庄的《戏书客舍》,后世的评价普遍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而且在后来的文学史上也被视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许多学者和评论家都曾对他的诗歌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解读,认为他的诗歌不仅艺术价值高,而且思想性强,能够引发读者深思。《戏书客舍》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更是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刘克庄的《戏书客舍》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诗歌,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一位历经沧桑却始终保持着文学激情的诗人的心灵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