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安道中

闽溪瘴岭客程赊,晓泊怀安喜近家。
大屋书旗夸酒米,小舟鸣橹竞鱼虾。
溪移驿已临高岸,潮退帆多聚浅沙。
快著征衫鞭瘦马,要看二十里梅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安道中》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闽溪瘴岭途中所见的景色及其内心的感受,展现了旅途中的风景与心情。下面将详细解析此诗:

  1. 作者简介
  •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诗风独特,善于用词表达豪放之情。他的诗作在当时影响深远,被后人称为“宋诗三大家”之一。
  1. 诗歌原文
  • 闽溪瘴岭客程赊,晓泊怀安喜近家。
  • 大屋书旗夸酒米,小舟鸣艣竞鱼虾。
  • 溪移驿已临高岸,潮退帆多聚浅沙。
  • 快著征衫鞭瘦马,要看二十里梅花。
  1. 诗意解析
  • 闽溪瘴岭客程赊:描述了诗人在闽溪这条瘴气弥漫的山路上行走的艰苦。这里的“客程赊”意味着旅程漫长且充满未知,表达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对家的思念。
  • 晓泊怀安喜近家:清晨停泊在怀安附近,感到非常高兴能回家。这里的“怀安”可能是指诗人的一个停留点或者一个他熟悉的城镇,“喜近家”则反映了他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安定生活的喜爱。
  • 大屋书旗夸酒米,小舟鸣艣竞鱼虾:描述了沿途风景和当地的生活状态。大屋的书旗象征着文化氛围,而酒米、鱼虾则展示了当地的物产丰饶和渔民的辛勤。
  • 溪移驿已临高岸,潮退帆多聚浅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溪移”和“潮退”都是动态的自然现象,“临高岸”和“聚浅沙”则描绘了水流带来的变化和岸边的地形。
  • 快著征衫鞭瘦马,要看二十里梅花: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决心和期待。“快著征衫鞭瘦马”显示了诗人急于结束旅行的心情,“要看二十里梅花”则表明了他期待着在旅途中看到美丽的梅花,这不仅是对他旅途中景色的赞美,也是他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
  1. 主题分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旅途中所见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旅途中所见之景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眷恋。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的乐观精神和对未来的期待。

《怀安道中》不仅是刘克庄诗歌创作中的佳作,同时也是了解宋代文人旅行和生活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社会风貌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