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熊主簿

一出悬知计已非,更堪留滞未成归。
即今白首负松菊,何处青山无蕨薇。
不恨老从中岁至,但悲事与素心违。
当斋寂寞生秋草,几度临风忆杜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熊主簿》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刘克庄,南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词人,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他一生经历多次变故,晚年退居家乡,以著述自娱。他的诗歌多反映现实生活,语言质朴自然,风格雄浑豪放,与陆游齐名,合称“刘陆”。其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
  • 一出悬知计已非,更堪留滞未成归。
  • 即今白首负松菊,何处青山无蕨薇。
  • 不恨老从中岁至,但悲事与素心违。
  • 当斋寂寞生秋草,几度临风忆杜微。
  1. 诗歌解析
  • 出处悬知计已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和担忧。这里的“出”可能意味着一种突发的状况或决策,使得诗人感到自己的计划或策略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情况,需要改变或重新规划。
  • 更堪留滞未成归: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焦虑。这里的“更堪”表示更加难以忍受或无法容忍。而“留滞”则暗示着长时间的停留或滞留在某种状态中,没有进展或成功。同时,“未成归”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及时回到预期目标或归宿的遗憾或失望。
  • 即今白首负松菊:这里用“白首”形容年纪已高,“负松菊”则意味着辜负了美好的自然风光或隐居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失去。
  • 何处青山无蕨薇:通过询问“何处青山”来表达对故乡或熟悉环境的思念和寻找。而“无蕨薇”则可能是在表达对自然食物的渴望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 不恨老从中岁至:尽管岁月已经过去,但诗人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怨恨之情,而是接受了这个事实。这里的“不恨”表明了诗人对于年老的接纳和接受。
  • 但悲事与素心违:这里的“事”可能指的是世俗之事或功利之事,而“素心”则是指最初的心愿或本心。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不满,以及对于初心的失落或背离的悲伤。
  • 当斋寂寞生秋草,几度临风忆杜微:描述了诗人在书房中的孤独和寂寞,以及他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这里的“杜微”可能是指杜甫或其他文人墨客的名字,象征着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和怀念。这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于文化传统的传承的重视。

《寄熊主簿》不仅展示了刘克庄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值得每一位文学爱好者深入研读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