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师复寺丞二首

已奏囊封墨尚新,又携袖疏榻前陈。
小臣忧国言无隐,先帝如天笑不嗔。
阙下举幡空太学,路傍卧辙几遗民。
愚儒未解天公意,偏寿它人夭此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陈师复寺丞二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歌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南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和抗金名将。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作为一代文豪,他的诗歌创作涉及广泛,既有对时事的深刻洞察,又有对人生百态的细腻描写。在军事上,刘克庄也有着不俗的表现,曾参与抗击金军的战斗,为国捐躯。

  2. 诗歌原文及翻译

  • 第一首:岁晚沧洲筑草堂,却将逢掖换轩裳。市朝共叹凤高翥,世俗或疑麟不祥。童子举扶犹忼慨,门人要绖各凄凉。衰残无复相镌切,遗墨常留几案傍。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陈师复寺丞的怀念之情。他回忆了与陈师复一起度过的时光,感慨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陈师复的哀思,认为陈师复的一生虽然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为世俗所动摇。
  • 第二首:已奏𧅺封墨尚新,又携袖疏榻前陈。小臣忧国言无隐,先帝如天笑不嗔。阙下举幡空太学,路傍卧辙几遗民。衰残无复相镌切,遗墨常留几案傍。
    这句诗描绘了陈师复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他认为陈师复是一位忠诚的官员,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了对国家的忠心耿耿。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陈师复的敬意和怀念,认为陈师复在世时曾经为朝廷做过许多贡献,死后仍然被人们怀念。
  1. 艺术特色与价值
  • 情感真挚:刘克庄的诗歌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无论是对友人的怀念,还是对国家的忧虑,他都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表达出来。这种情感的真挚性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语言精炼:在这首诗中,刘克庄运用了精炼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每一个词句都经过精心雕琢,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富有韵味。
  • 思想深邃: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的怀念,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思考。通过个人的命运反映出社会的变迁,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意义。

《挽陈师复寺丞二首》是一首充满深情、蕴含丰富历史意义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刘克庄对于友人的真挚怀念,也展示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关怀。这首诗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都非常高,是研究宋代文学和历史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