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元质侍郎赴宣城二首

江乡民力已凋疲,妙选名臣往拊绥。
此去天家增保障,向来帝子拥旌麾。
萧生补郡宁忘谏,谢守看山定有诗。
相国若询周柱史,为言健似出关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林元质侍郎赴宣城二首》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这组作品以其深刻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画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背景
  • 刘克庄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宋代诗人,他在文学创作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 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同时也不乏咏史、咏物等题材,展现了他广泛的艺术视野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1. 作品原文
  • “江乡民力已凋疲,妙选名臣往拊绥”反映了当时社会民生凋敝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 “此去天家增保障,向来帝子拥旌麾”则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肩负重任的期待和祝愿。
  1. 主题思想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 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1. 艺术特色
  • 刘克庄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在形式上,他的七言律诗结构严谨,音韵和谐,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美学特色。
  1. 历史影响
  • 《送林元质侍郎赴宣城二首》作为宋代文人送别诗的代表作品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它的流传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送别文化,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刘克庄的《送林元质侍郎赴宣城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友谊的诗歌,更是一部承载着宋代文化精神和历史记忆的重要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追求,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卓越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