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阶接武侍凝旒,岁晚同寻洛社游。
骑竹小儿迎辄去,戴花老监挽难留。
班春行李那容缓,亭午前茅盍少休。
造物殷勤爱公处,傍无妙丽护衣篝。
【注释】
①侍凝旒:指侍奉皇帝。凝,凝思貌。旒,帝王所乘舆的车前垂着的玉制装饰品,这里用为借代。
②洛社游:洛阳的士大夫结社饮酒的聚会。
③骑竹小儿:骑着竹马的孩子。迎辄去:一见到就离开了。
④戴花老监:头上戴着花的老人。挽难留:挽留不住。
⑤班春:春天到来时。行李:行装。
⑥亭午:正午。
⑦前茅:先锋,比喻先头部队。盍少休:何不休息一下呢?
⑧造物:自然,上天。
⑨旁无妙丽护衣篝:旁边没有美丽的女子来保护他的衣服。
【赏析】
此诗为诗人送友人林元质赴宣城县任而作。首句是说诗人和友人在宫廷里一起侍奉皇帝,这是很难得的。次句写他们要寻找志同道合的同道中人,一同到洛阳城中的名胜古迹中去游览。三、四两句写两人出游的情况:“骑竹小儿”迎接,“戴花老监”,挽留不住,表现出诗人的豪爽性格及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厚谊。五、六两句,写他们出游的情趣:“班春行李那容缓,亭午前茅盍少休。”春天来了,行装还不曾准备停当,怎么能不急匆匆地出发呢?快到中午了,前面有路,为什么不稍事休息,等前面的道路走完,再继续前进呢?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急切心情,又表现了他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七、八两句写他们出游的目的:“造物殷勤爱公处,傍无妙丽护衣篝。”大自然如此热情地欢迎你,你身边却没有一个美丽的女子来保护你的衣襟(古代衣襟下垂到腰带以下,称为“衣篝”),可见你是一位清高的人。
这首诗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抒写了作者与友人林元质同赴任途的心情,表达了对朋友的真挚友谊,也反映了唐代士子们崇尚自然的风气。诗中所描写的景象如春光明媚,人物天真活泼,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全诗语言朴实明畅,情真意挚,读来朗朗上口,十分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