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仲妹

壸范班班在里闾,始知列女传非虚。
室无遗桂空花妄,溪有新茔宰树疏。
弟忆雪中联汝句,兄行雷岸寄家书。
自怜戴白龙钟叟,犹向原头驾素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哀仲妹》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亲情、人生无常和历史评价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背景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创作背景:《哀仲妹》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作品内容推测,此诗可能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现状和文人的生活状态。作为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多体现了他对时代变迁的观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篇,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广泛的艺术表现力。
  • 文学地位:刘克庄在宋代文学界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派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数量丰富,内容涉及广泛,从言谈时政到反映民生,无不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时代感。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在后来的历史中也被视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1. 诗歌原文
  • 诗句解读: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壸范班班在里闾,始知列女传非虚”,意为家中规矩严明,家族的美德传承有序,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妇女的节操与贤德。接下来的“室无遗桂空花妄,溪有新茔宰树疏”则描绘了一幅家族衰微、亲人离去的场景,桂花虽存却不再有昔日的芬芳,墓地疏阔,显示出家族的没落与悲凉。
  • 情感表达:通过这些诗句,诗人表达了对家族衰败、亲人逝去的深深哀悼,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家族传统美德的坚持和对过往历史的反思。诗中的“弟忆雪中联汝句,兄行雷岸寄家书”则展示了家庭成员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相互间的牵挂和思念。最后一句“自怜戴白龙钟叟,犹向原头驾素车”则寓意着尽管岁月已逝,但诗人依然怀揣着希望,继续前行,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哀仲妹》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语言,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描写,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室无遗桂空花妄,溪有新茔宰树疏”中的“桂”“花”等意象,既形象又寓意深远,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哲理意味。
  • 文化价值:在中华文化中,诗歌不仅仅是文学形式的表现,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哀仲妹》不仅是刘克庄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宋代文化精神的一种反映。它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传递了一种对传统美德的坚守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哀仲妹》不仅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经典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值得每一位读者去细细品味和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