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杨𢡟卿孝感堂

哭时闻者亦欷歔,双鹤随声下碧虚。
帝出丝纶照穹壤,官施绰楔表门闾。
今无陶侃谁能尔,古有苏耽莫是渠。
华发史儋曾载笔,尚能浓墨为君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杨懋卿孝感堂》是宋代著名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南宋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其文学创作涵盖诗歌、词赋、散文等,以豪放派风格著称。
  1. 作品原文
    哭时闻者亦欷歔,双鹤随声下碧虚。
    帝出丝纶照穹壤,官施绰楔表门闾。
    今无陶侃谁能尔?古有苏耽莫是渠。
    华发史儋曾载笔,尚能浓墨为君书。

  2. 诗句解析

  • “哭时闻者亦欷歔”:这句表达了作者在听到哀哭之声时的共鸣与悲伤之情。欷歔,是一种表达悲伤或哀痛的叹声。
  • “双鹤随声下碧虚”:描绘了两只鹤随着哭泣声落下的场景,给人以空灵、超脱的感觉。碧虚,通常指代天空或者虚无缥缈的意境。
  • “帝出丝纶照穹壤”:这里的“丝纶”指的是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而“穹壤”则是指整个宇宙或天下。这句话意味着皇帝的命令如丝线般广阔,普照大地。
  • “今无陶侃谁能尔?”:陶侃是东晋时期的名将,以其刚毅和忠诚著称。这句话是在反问,当今是否有人能像陶侃那样刚强坚定。
  • “古有苏耽莫是渠”:苏耽,即苏武,汉代著名的历史人物。这句话是在比较古今人物,暗示古人比之更胜一筹。
  • “华发史儋曾载笔”:史儋,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善于书写。这里用来形容作者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能够挥毫泼墨,写作留世。
  • “尚能浓墨为君书”:这句话是对前文的一种总结,表明尽管自己年纪已大,但依然能够用浓重的笔墨来记录下这些珍贵的记忆和情感。

《寄题杨懋卿孝感堂》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也是刘克庄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及其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相关推荐